《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更新时间:2024-02-25 11:43:04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冈仁波齐》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冈仁波齐》观后感1

今天是第二次看《冈仁波齐》。上次看是一年前,同样是看完感动得一塌糊涂,对“信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但一年过去了,除了生活给予的教训,让人无奈地接受某些现实,调整心态平抚情绪,继续每天平淡无奇的日子外,似乎别无更多的改变。

但心中想过、念过的东西,就成了思想的一部分,虽然会遗忘,在不经意的时候有时又会漂浮在眼前,作为宽慰自己,或未来可以憧憬的一部分。或者说,当回想起曾经希望憧憬过的场景时,竟然也会产生一种自己似乎已经历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自己很久之前曾经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似乎一样真实又飘忽,似梦非梦。如果没有照片或同行者佐证事实,或有人伪造事实专门合成了你在某现场的证据,又如何确定自己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自己的感受还是幻觉?

今天第二次看《冈仁波齐》。看之前我觉得似乎已经忘掉了电影的大部分内容,但在看的过程中,像第一次一样的震撼减弱了许多,有许多场景似乎觉得和老熟人一样:就是这样,本来是这样。

第一次看,我像一个旁观者,心里迫切地在问“然后呢?”,情绪一直被剧情所牵引。第二次看,我似乎成为一个同行者,小姑娘、老爷爷、小伙子、孕妇、拖拉机手、屠夫,我似乎和每一个心有惺惺的人有了眼神的交流。但我并没有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肉体痛苦,没有腰酸背痛、脚底打泡的身体记忆,有的,只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人说,当演员挺好,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体会不同的人生。那么,当坐在家里或者影院观影时,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当玩虚拟现实的游戏时,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那些瘾君子在吸毒后,进入极度的亢奋状态,产生幻觉,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将来,有了虚拟性爱,同样也在体现不同的人生呀。对了,这叫做精神出轨,是对自己爱人的背叛,因为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存粹的、独占的。但这一生一世,此时此刻,不需要专一吗?可以容忍心在别处吗?自己的生活过不好,心里总在向往着别人的生活,自己的主角不做,偏要做观众。

理智似乎是个好东西,让人能够权衡利弊,算计出何时、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一切,都需要长期、艰苦地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厌倦、懈怠,会有逃离的想法,需要有一个梦境,来给予生命一个喘息的机会,或许这也是书籍、影视的意义之一吧。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平和、执着、乐观,团队中没有抱怨,没有纠结,没有放弃,没有人性中任何消极的表现,20xx多公里,九死一生的经历,看似有了信仰的力量,一切显得风轻云淡,这是怎样开挂的人生。这是造梦师造出来的梦。她似乎不遵循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规律,为一点小事纠结、为一些小利反目、为细密而粘连的网所缠绕。

“夏虫不可以语冰”。尽管跟随一程,要理解朝圣者的世界,终究需要自己亲自上路。

《冈仁波齐》观后感2

去看《冈仁波齐》之前,老天爷颇为应景地设计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桥段—赶在济南闷热的夏季晚高峰,下起了一阵夹雹带雷的骤雨。这使得准备出门挤公交去影院的我,听着窗外铁皮雨搭上没有一丝懈怠之意的雨点声和不时传来的充满恐吓意味的雷声,顿生一种仿佛要作一场朝圣之旅的虔诚感和悲壮感。

当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略显夸张的感受,还因为提前知道《冈仁波齐》是一部有关藏民朝圣的影片。

说它是故事片,但其实更像是纪录片。影片几乎是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在呈现一段生活、一种状态,而不像是表现一个分明有编剧设计的故事。当银幕上那一群自发去拉萨冈仁波齐神山朝拜的藏民一遍遍地全身匍地、磕头、起身、夜宿、念经,它所完成的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行为尽量如实的还原,也是电影表现手法上对“重复”的不断运用或显现。重复的用意何在?

显然,用来与内容相对照,影片里的这些重复隐含着在各种“变数”面前益发凸显的“定力”—亦是藏民信仰或生存信条的“定理”。电影设计的“变数”体现在一路之上的气候多变、孕妇产子、拖拉机被撞、跋山涉水、老人亡故等情节,但诸般考验又都在众人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动作中变成“执着”“笃定”“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仰的力证。

对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经形成某种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维定式。虽然其中不乏真诚的情感,但单纯地展示信仰的虔诚,却也难免流露出一种他者视角下的“游客心理”。事实上,信仰与生存之间的关系,在许多优秀的影片里被阐释为“救赎”;但吊诡的是,恰恰在有关西藏题材的国产片中鲜有触及(去年的《塔洛》在这方面不知是否有所突破)。信仰在这里被悬置。信仰成为一种无须讨论、无须思考,更无须怀疑的生命记忆而非选择,如同《冈仁波齐》中那个还没学说话就先听到念经、还没学会走路就先参与了磕长头的旅程的新生儿一般。

然而,这样一种不问来由、不问结果、单纯而炽热的信仰,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以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不断放大、彰显、渲染、刷新其意义。此意义不是指向对于这一种或那一种、“愚或是智”的信仰的反思或怀疑,而是对信仰本身的尊重与敬畏。以此,或许影片具有超越他者视角,而赋予普遍关怀的新的可能性。

现代人信仰缺失是普遍问题。寻求信仰,貌似成为治愈现代社会滋生的各种精神疾患(还并非身体病痛),如空虚、迷惘、厌世等的治世良方。然而,过度标榜功利目的的信仰却往往徒有虚表,显得可疑,更其败坏了信仰的神圣性。真正的信仰,应该是兼具神圣性和日常性的属性。何谓“信仰”?影片用作片名的“冈仁波齐”或许透露出某种玄思与启迪:信仰,就是像“冈仁波齐”一样的一个“目的地”;怀抱着对这个我们信其为“神圣”的目的地的执着信念,一路前行,就是信仰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意义。

《冈仁波齐》观后感3

《冈仁波齐》上映的时候,我正在看《人类简史》,一边是人类信仰的精神追求,一边是人类发展的群体变迁。

没有好坏的区别,只是想到《人类简史》中的评价,“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信仰就是一种思想模式的极致。而对于信仰的践行,除了有依据的修行,便是朝圣的身姿。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生老病死,佛教将一切的遭遇与离别都解析为因缘的聚合离散,而朝圣,既包含了对过往的忏悔,也融摄了对未来的期许。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与心的合一,如此的坚持,如此的锲而不舍,如此无所畏惧……只是因为,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

然而,我们必须牢记在心里的是,朝圣的重点并非只是去参访圣者的诞生地,或只是去凝视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场所而已。我们前往朝圣,为的是要帮助自己记住佛陀所有的教法,而其精髓就包含在他对于四谛的开示之中。

影片中的朝圣者们,内心既有着狂妄的期许,也有着不安于世俗的过分追逐。且不论藏民这些实践来源于哪里,但如果我们行进在这条路上,必须要有自 ……此处隐藏2667个字……罪行,为了给家人与身边的人祈福,挺着肚子去朝圣;在途中生完小孩继续五体投地磕长头;在遇到被水流阻碍的路面上脱衣淌水磕头而过;在出车祸之后没有对司机计较,让司机带着缺氧有生命危险的乘客赶路,依旧坚持拉着剩下的车尾前行然后再倒回到拉车的地方重新叩拜前进;每晚围坐念经;大雪路上踏雪前进;这就是信仰,信仰让人坚韧不拔,让人善良,让人伟大。

整个电影看下来,感觉没有刻意的刻画任何一个画面,但每个场景我却都记得很清楚。生小孩那里很动容,却也不是喊天哭地的表演手法,平实当中见伟大,更显真实与坚韧。结尾的时候老人走了,他们短暂停下脚步继而继续上路,信仰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

飞驰的大卡车和缓慢行进的朝圣者形成在鲜明的对比;朝圣者为一只蚂蚁而停留,汽车撞倒拖拉机后朝圣者的不计较得失和汽车再也没回来。这些文化的碰撞难道都没有让你有片刻的思考吗?

朝圣路上的纯粹与平实,看起来也许稍显平淡,因为电影的故事性很弱,但每个长镜头都让我想了很多,回味了很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大众喜欢跌宕起伏的情节,喜欢声具泪下的动容,显然,这部影片满足不了大部分观众。但我认为这种题材的影片,只是对特定的一批人,能产生特定的情愫。

导演用一年的时间去拍摄,自然不用想高原拍摄过程的艰辛。拍的很用心,很虔诚,让我明白了信仰于人的平凡与伟大。

我一直在想,这么朴实的电影背后,导演想传达的心情和信息。

结尾戛然而止,而我还在回味。

《冈仁波齐》观后感7

高中起就想去一次西藏,一梦十年,终于得以成行。为了避免高反坐了五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犹记得翻越唐古拉山口时的呼吸困难,到达那曲时下车点烟,几十个人点了十分钟都打不着火,大风把原本稀薄的空气吹散。车窗外的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你若问我西藏美不美,我只能说去了才知道,应该比挂历上漂亮得多,人眼是最强大的取景器。

西藏的风光在进入相机后,电影就已经不需要构图布景来维持美感。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选择大面积远景和中远景的拍摄获得景象,每一帧都可以当做明信片。

初到拉萨,便见识了朝圣者的虔诚。

每日108圈,或绕着布宫,或绕着大昭寺。电影中展现的就是最真实的朝圣者。孩子出生便出生,继续朝圣。老人逝去便逝去,咱们继续朝圣。导演并没有刻意去展现信仰有多么神圣,多么牛逼。它就在那里,平淡得就像每天的呼吸,你越想知道他们为何信仰,却越是看不透,就像佛法,其中的大智慧只有你真正的放下,才可参悟零星。

经过两天的适应后,终于决定去珠峰大本营打个卡。一路上的颠簸曲折让你只能对自己开解,一切都是为了最好的风景。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在错过了羊湖蓝宝石般的湖水之后,到达珠峰大本营,并且拍下了我摄影生涯中最漂亮的一张银河。

好景不长,没想到儿子的高反严重到根本不敢告诉我,自己买了车票准备溜回拉萨。在全团队员的劝说下,又陪着他玩狼人杀,他终于被游戏的乐趣战胜了理智,把票退了。

有的人把信仰寄于真善美埋藏于内心,有的人却把信仰寄于投入功德箱的人民币。烧香算命拜佛并不能带给你什么,只有内心的真正强大才会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惧风雪。

一心向往的纳木错也由于风雪被耽搁了,没法拍到银河倒灌,天月逆行的美景。想看一看,是纳木错的湖水清澈还是朝圣者的内心,抑或是你望向一心所爱的目光。

电影并没有讲述什么故事,如果老朝圣者的死去,以及新生儿的诞生,这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确实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循环,大概是“相逢近道乞还山,公乞还山便得还”最好的表达了。

片子整体的沉闷是我一贯喜欢的风格,看罢了之后会让你怅然若失,却又仿佛有所得。片子的最后老朝圣者死去后,年轻一辈的朝圣者明显磕头更虔诚,不再走路多磕头少,不再弯不下腰额头不着地。但又仿佛老人的死并没有带给他们什么触动。故事最后朝圣者们来到冈仁波齐,但导演却刻意没有表现如何在这儿转山,讲而不表最后做到绝妙。而是借了一句儿歌告诉我们,只追求结果,一心想要成功,恰好无法参透朝圣真谛。

命运好的做了喇嘛,命运不好的我,去了远方。

命运好的人生成了喇嘛,不必去理会凡尘俗世,一心只向佛便好,内心不必受到诸多煎熬。命运不好的人如我,生而为人,必被俗事烦恼,便下决心斩断三千情丝,却也无法避免轮回苦道。只好心怀善念,一心向佛。

《冈仁波齐》观后感8

途弟前几天给大家提到过一部叫做《冈仁波齐》的电影,我本来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是不太热衷的,但这部电影却在朋友圈里被刷屏了,几乎看过的人都一致的好评,表示在电影中看到了最强大的信念。由于一时好奇,途弟便组织了朋友一起去看,结果可想而知,大家也被深深地震撼到。

《冈仁波齐》是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信仰,关于朝圣的故事。生活在西藏小村庄里的为了完成叔叔的夙愿,与他同村的亲朋好友等11人前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2000公里徒步跪拜的朝圣之路。

这部电影的镜头很真实,叙事也那么平淡,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真实,才深深打动每一个观影的人。让人只要想到电影中的画面、朝圣的人们、风景,就会因自身的渺小,电影中强烈表现出来的信仰而落泪。

也许大家没听过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神灵之山”。藏传佛教认为这座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因此经常会见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朝圣者来此转山。

观影结束的几天之后,收到了朋友写的观后感。有没有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初高中的时代。

请往下看!

“人生要有虔诚的信念与坚持”

坚持是此片中时刻能体会到的精神。风霜雨雪的恶劣天气简直就是毛毛雨啦。小妹妹生病了还和大人一起继续坚持燃不燃?生了孩子还要继续朝圣燃不燃?被泥石流砸断腿好了继续,车子被撞坏了,车头丢掉拉着车斗继续,钱用完了,四处打工赚钱继续,感觉她们这样能走遍银河系有木有。

信念是引导队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吴伯凡老伯伯曾经在文章里有个概念,缺损配置。好高大上的用语,大概意思就是永远不会有完全准备好的状态或者自身永远带着不可弥补的缺陷。队出发时老、弱、病、残、孕全部包括甚至还有不足周岁的婴儿,在成都坐个地铁那么多人挤在一起都不会聚这么全了吧。缺损的不能再缺损了吧,整个过程队的配置还一直处于不断耗损状态,然额,他们照样完成了。

整个影片是那样的平静淡然,却聚集着巨大的能量,最终以杨培爷爷在心愿达成后安然逝去而结尾,好像也没有太大的英雄般震撼结尾,但是他们的故事和我的故事中间却差了一个成功与不成功的节点。希望我们能够战胜面前挡道的恶犬,抓住人生中得到的每一份信念,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动力,勇往直前,为自己的故事增加精彩点,而不是在文章里当反面教材用。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这部电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坚持,信仰还是其他,我们都能从中汲取些什么。

朝圣之路就是一段人生之路,充满困难与坎坷,但只要有信仰,有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冈仁波齐》观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